中新网陕西汉中12月7日电 (记者 张一辰)“本次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》达标测验挑战赛对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,对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参加全民健身活动,展示积极向上、奋发进取的精神均具有重要意义。”汉中市总工会副主席赵新平7日表示。
2023年汉中市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》达标测验挑战赛比赛现场。 李鹏 摄
当日,2023年汉中市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》达标测验挑战赛在陕西省汉中体育运动学校举行。
比赛现场,各参赛队展现了出色的团队协作和个人实力,参赛选手们在各测验项目中“大显身手”,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。观众们也为选手们的精彩表现报以热烈掌声和欢呼声。
据悉,此次比赛的参赛人员年龄跨度从25岁到59岁,按年龄分为壮年一组、壮年二组,每个组别分男、女两组。项目设置包括个人基础项目和综合接力项目。个人基础项目有五类测试项目,包括30秒跳绳、800米跑(女)、1000米跑(男)、3000米快走、立定跳远、掷实心球、绕杆跑、坐位体前屈等项目;综合接力项目则由各个代表队的四名运动员共同完成。通过项目的测试,可以让参赛者直观了解自身的速度、耐力、力量、灵敏、柔韧等身体素质,为今后的健身项目选择提供参考。
2023年汉中市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》达标测验挑战赛比赛现场。 李鹏 摄
本次比赛严格按照国家体育总局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》试行办法和中国田径协会最新审定的《田径竞赛规则》执行。各项目均进行一次性决赛,确保比赛的公平、公正和公开。同时,为了让更多干部职工参与到比赛中来,主办方还组织了团体赛事活动,不断完善全市群众体育赛事体系,充分发挥赛事的带动作用。
汉中市体育局表示,将继续深入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,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,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体育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。同时,也将进一步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,为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健身场所和服务。
本次比赛由汉中市体育局、中共汉中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、汉中市总工会主办,汉中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承办,汉中威赢体育产业有限公司运营。(完)
中新社云南迪庆12月7日电 题:一个藏族家庭三代牧女的人生选择
中新社记者 缪超 刘冉阳 杜潇潇
“溪深难受雪,山冻不流云。”大雪节气,海拔3300米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,是名副其实的雪域高原。
天色未亮,香格里拉尼汝村冬牧场崩格拉,45岁的藏族牧女七林央宗起床,生起牧屋的火塘,吃些酥油茶糌粑,走出温暖的木屋,来到牛、羊、马身边,为它们准备饲料。接着,她冒着山间清晨凛冽寒风,开始寻找不在身边的牛和马,“牧民一两天见不齐牛马,总是放心不下,担心它们遭遇狼群或跌下山崖。”
2022年12月3日,七林央宗与丈夫坐在牧场聊天。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
尼汝是一个半农半牧的藏族村庄,多数人家男人们负责在村里照看土地、种植庄稼等更需体力的活计,女人们则在牧场放牧,冬夏转场。七林央宗长大结婚后,丈夫留在家种植玉米、青稞,她就一人在高山牧场放牧。常年日晒风霜,让纤细的七林央宗变得微黑并结实。
就在上个月,大约是立冬前,七林央宗和她的牛、羊、马从夏季牧场星沾转场至冬季牧场崩格拉。
夏牧场距离尼汝村徒步要8个小时,生活物资全靠村庄补给。村庄去夏牧场的必经之路上,会经过一个垭口。每到冬天,这条“生命线”都会被冰雪切断,夏牧场便成为无法出入的孤绝之地。所以,冰雪封山前,牧民与牲畜需一起翻过垭口,转场去往离村庄更近的冬牧场,度过一个寒冷又漫长的冬天。待来年春暖花开,再一次回到水草丰茂的夏牧场。
2023年7月31日,七林央宗与母亲卓玛央宗到西藏拉萨旅游。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
七林央宗有四位兄长,大哥毕业后做起牦牛生意,二哥和四哥先后离开家乡到外地读书,后来分别选择在北京和香格里拉城区工作生活,三哥在邻村生活劳作。
七林央宗本也有选择其他生活方式的机会,但她自幼在牧场长大,跟着母亲学习做一名牧女,习惯了牧场的静谧和广阔。“家中的牧场需要有人继承,我觉得放牧的生活也很好。”七林央宗说。
母亲卓玛央宗一辈的人,少女时代经历动荡和贫苦。直到新中国成立后,她才和无数藏族人一样,翻身做主,拥有了自己的牧场和牛羊,掌握了自己的命运。
本想在牧场冬夏轮转里度过一生的卓玛央宗,在72岁时因不慎摔伤,到香格里拉城区治疗。治好后,她选择跟着四儿子在城里生活。
如今,86岁的卓玛央宗早已习惯城里的生活。每天坚持走路,去红太阳广场转经,一趟下来,足有3公里。
2023年7月28日,央宗措姆在牧场帮助母亲干活。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
七林央宗有个女儿,名叫央宗措姆,年少时便常住四伯家,在香格里拉城区读书,与各族同龄人一起学习,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,也会一些英语。
随着时代的进步,迪庆藏族人可选择的职业越来越多,尼汝村不少牧民已放弃传统的游牧生活。央宗措姆毕业后,选择留在香格里拉城中生活,与一位藏族男青年恋爱,结婚生子,共同经营着吊车生意。
不过,央宗措姆还是会在牧场最忙的时候,赶回母亲身边,帮着干点活。不在牧场时,她会用手机转发母亲拍摄的牧场照片,把要售卖牛羊、酥油、药材的消息发布出去。
对于母亲七林央宗希望她接手牧场的期盼,央宗措姆有着自己的想法:“即使回到牧场,我想做旅游,招待游客,感受家乡的美丽。”
尼汝村保留着传统藏族古村落原貌,村庄周围是连绵不断的原始森林、翠绿的草甸、清澈的流泉……近年来,尼汝的美逐渐被外界发现,不断有背包客来访,村里部分藏族人家开起客栈,当起导游。
七林央宗一家在夏季牧场修建有两间牧屋,偶有香格里拉—尼汝—亚丁徒步的背包游客留宿、用餐。
“阿妈不懂普通话,很难与游客沟通,更谈不上讨价还价。”思维活跃的央宗措姆回到母亲身边时,会用自己的知识与来往人员交流。
雪山四时皑皑、草木岁岁枯荣、河水汩汩东流,在这看似亘古不变的生命韵律中,细微的变化却悄然发生。牧场的“新牧女”正在成长,央宗措姆不断思索如何过上有别于奶奶、妈妈的新牧民的新生活。(完)